父母常说这三个字,会把孩子一步一步引向平庸
我们明明最爱孩子,可每天说的最多的词往往不是“我爱你”,而是无数次脱口而出的“不可以”。
不要常说“不可以”,否则坑娃又坑己
我们跟孩子说“不可以”,本意是为了孩子的健康、安全、学习、成长,但若是经常说——
1、容易发生危险
想想看,“不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”和“不可以摸电插孔”,都是“不可以”,但不遵守这两种“不可以”,产生的后果却有着巨大差别。
如果父母经常说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,孩子没法get到“不可以”之间的差异,也无法分辨事情的严重性——“既然吃饭的时候玩了玩具好像也没什么,那不如摸摸电插孔试试?”
想想都危险。
2、很烦人,还没用
想想看,如果一天到晚总有人在你耳边说,这样不可以,那样不可以,是不是很烦?听多了,关怀也成了唠叨,再有理都是徒劳。你尚且嫌烦,更何况天性爱探索,细胞里都是自由的孩子?
你说“不可以”,是希望有效阻止孩子不当的行为,但
说得多了,孩子反而“产生免疫”,充耳不闻了。这样不但问题没解决,还划出了彼此的鸿沟。
3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
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,没有谁是天生啥都懂的。总说“不可以”,孩子会感觉到被否定、被阻止,很容易打击他探索的积极性和自信心。
长此以往,要么变得畏手畏脚、遇到困难就退缩;要么进入另一个极端,暴躁叛逆,事事和父母对着来。
4、破坏好奇心与想象力
每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,都满载着好奇心与想象力,这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相当重要,也是学习的原动力。在他的画作里,车轮可能是方的;在他的眼睛里,泥土里藏着神奇的魔力……
而如果你说,“宝贝,车轮不可以是方的,改成圆的吧”“蹲在路边太脏啦,不可以玩泥巴呦”,
屡屡破坏他的想象力,得不到鼓励,孩子可能会为了服从大人的指令,压抑自己的好奇心,懒得多思考了,反正他想的都“不可以”,那就你们说啥就是啥咯,久而久之就
容易失去创造力,容易缺乏主见。
想说“不可以”的时候怎么办?
1、有时候,必须说
什么时候呢?那就是攸关生命安全的事情上
如果某些事情会让孩子或他人受伤、发生危险,就一定要严格禁止。例如玩火、玩电、爬窗等,就是应该要严格贯彻的“不可以
但是,
你需要强化“不可以”的效力,平时不说,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说,一旦说了不可以,就一定要坚定地执行。让孩子感受到不容拒绝、不容违背的力量,才能起到作用
2、有时候,能不说,就不说。
孩子的成长需要探索和尝试。如果是一些无伤大雅的行为,在后果可控的情况下,那就随他高兴,让他尝试吧。
比如,想吃辣椒?
那就试试呗,他体验一下就知道“辣”是什么感觉了。与其说一万遍“不可以吃这个,太辣了”,不如在他辣得抓耳挠腮时递上一杯水,站在他的角度评价一句“啊,果然很辣呀是不是?”
给他一个相对宽泛的探索空间,既能保护他的好奇心与探索欲,也能让亲子关系更和谐,让孩子在尝试中不断成长。
3、其他时候,换种方式说
制止孩子的方法不止一种,只会粗暴单调地说“不可以”是下下之策。
当孩子的行为不恰当,但又没有到有安全威胁的时候,你可以换种方式来表达“不可以”:
✔ 用“可以”表达“不可以
比如孩子想吃薯片,你可以回答:“好的,你可以在吃完饭以后吃一小片薯片。
先顺应孩子的想法,再给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,给孩子做“排序”,避免正面杠,还能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。
✔ 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
如孩子乱丢玩具,如果你说“不可以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!”可能孩子会停下,但他停下后也不知道要干嘛,过了几秒钟可能就继续摆弄了。(就是熟悉的“怎么说了就是不听”的感觉)
这种时候,不妨直接引导孩子去做正确的事儿,比如你可以说,“哎哟,玩具有点乱哦,宝贝可以帮我把它们放回玩具箱吗?”
✔ 让孩子自己“选择
孩子到两三岁,自我意识觉醒,进入到第一个“叛逆期”,你越说“不可以”,他越是偏要做。这种时候,
可以来一点“选择”的套路——让他怎么选都是对的。
比如想说“不可以跑太快了”,可以换为“你想要走妈妈的左边还是右边呀?”“你想要和妈妈牵手还是爸爸牵手呢?”
✔ 少唠叨,用习惯的力量约束不好的行为
可以借助绘本、故事等,
帮孩子树立规则意识,养成好的习惯
比如不可以打人,不可以乱丢垃圾,不可以乱发脾气……都有许多优秀的绘本,画风可爱,故事生动有趣,孩子也更容易接受,在潜移默化中就改掉坏习惯了。
我们总希望孩子的人生可以摆脱平庸,熠熠生辉,那么,就从戒掉“不可以”开始吧?
图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